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心路] 分享的種類


如果不是因為擁有慢飛天使,我想,終其一生,不會這麼認真的去思考「分享」的意義。
上了幼兒園,這學期,老師訂定每個星期有一天為玩具分享日。也就是可以帶家裡的玩具來學校跟其它的小朋友「交換」。因為這個條例,身為故事媽媽,我想利用剩下的堂數,用自己的觀點,透過故事來巔覆孩子們對「分享」一詞的理解。


分享有兩種:分享有兩種,一種是公有,一種是私有。

一、公有
公有,就是不是自己的,是開放的資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例如:圖書館的藏書。任何人都可以借閱,依照順序,輪流閱讀。也就是先拿到先贏。下一個人想看,就得等上一個人看完!套在小朋友的世界,大概就像公園裡的溜滑梯,滑道只有一個,無法同時擠進兩張屁股。得等一個人溜下來,另一個人才能繼續。如果有人破壞規則,卡在中間,不上不下,那就都沒得玩。

我最常見的是盪鞦韆排隊,一次只能一個。大家對坐在上面不肯下來的小朋應該都不陌生,孩子也曾經問我,「媽媽,他盪的好久,輪到我了嗎?」我覺得這分為兩個立場來回答。

1 孩子是等待方:
我會明確的告訴孩子,他剛剛也有排隊,他也等好久,現在輪到他了,你必須尊重他。如果你覺得等太久了,可以選擇3個策略。
A 去玩其它的,等人比較少了,再來排,會等的比較快。
B 繼續等,一定會坐到,但恐怕你玩到的項目會比較少。
C 今天索性不玩,下次早點來,就能早點玩到,也沒有時間壓力。
小犬選過幾次B,我就繼續陪他等,但實驗的結果,輪到他的時候,天都要黑了,玩一下下就得走,感覺虧很大,現在他較能理解A或是C。

2 孩子是使用方:
依照排隊的人數,與上一個小朋友使用的時間,在這個時候,淺移默化「同理心」的概念。會跟孩子商量但不強迫。「我們玩5分鐘好不好,後面有好多小朋友在等,大家都很想玩耶!有玩到一定會很開心,就像你現在一樣那麼開心!」利用時間定錨與氛圍傳染,孩子是很善良的,通常會尊守時間的約定。從鞦韆下來的那一刻,一定要鼓勵他,把快樂分享給下一個人,自己也會很快樂!媽媽喜歡你替人著想的樣子,好溫暖的心!

二、私有
私有,就是私人自有物品,有決定權,不因別人的話語去勉強與妥協。
上一個世代,我們很常聽到的教養是「你都不借別人東西,你好小氣,小氣會沒有朋友」。這種話有一種想控制,進而恐嚇、詛咒迫使對方聽從規則的強勢!「因為我沒有聽你的話分享東西,所以我是小氣的」這種觀念一旦植入,終其一生都會自我否定。

我曾經是這個觀念的受害者,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逐一撕下抵毀的標籤。坐回時光機,回想小時候,我自己是個蠻愛惜東西的人,所以當我把物品借出去,沒有把握對方的態度會同等我珍惜的標準,借與不借,很是猶豫。我並不是每一次都不借,而是觀察後,確定對方有使用不良的前科,我大概會誓死捍衛。不願意分享,並不是因為小氣,而是特別寶貝。

那為什麼借出私有物,是一種「友善」呢?先讓我們看下面這一張圖。



以藍色為甲方,黑色為乙方。
當我們做出行為的選擇時,對方同時有4種模式存在
1 他借,我借
2 他借,我不借
3 他不借,我借
4 他不借,我不借
這段關係裡面,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做出「讓步」,也就是「分享」,意謂著雙方的友誼,是往好的方向去累積情份。也就是,雖然對方不見得每一次借我,但我只要每一次都去釋出善意,在每段關係的輸出上,我有較大的機率獲得正向的回饋。

萬一「每次都是我借他,他都不借我」怎麼辦?!
這就有點像「熱臉去貼冷屁股」。維持一段關係,單向總是難以持久。意即沒有收到回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停損,而非繼續投入。人與人之間,是透過不斷的相處,而形成彼此認定的距離。

如果分享是一種友善,那要如何解釋「慷慨」?
每個人對每一物的「執念」,程度上有多寡之分。我認為願意從自我的身上,拿走一部份跟對方分享,那是不容易的。就像「捐血」!我怕插針,但是我明確的知道對方需要我的血,即使被抽走了一部份,我並沒有損失,而對方沒有輸出,卻得到我善意的付出,這就是一種慷慨。

三、我的觀點


「分享」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好像願意把東西借出去,就是一種分享,不借就是一種罪過。這種說法,太過粗糙!因此在面對班上的孩子時,我不願意用這麼粗魯的方式要孩子強迫自己去做分享的行為,我傾向從源頭去尋找,為什麼分享?究竟什麼是分享?如果不分享會怎樣?分享這個概念,是由什麼心靈層次的東西堆疊而來的?最後,我的選擇是什麼?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對話,進而做出合乎自己心意的行為,這才是我想帶給孩子的思考!

把分享放大其實就是一種人際關係的縮影。
社會近來很強調「軟實力」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相處。這麼複雜艱深的概念,如果只是一昧的加諸要孩子去「分享」,恐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我把自己的想法,分為4個大項,再從裡面延伸出各種細項,透過繪本與孩子激盪。目前班上的孩子們,我從「分享的原素」開始傳達意念。

四、閒話家常
這個類型的文章,真是難以下筆。比起拾荒系列,更是絞盡腦汁。我正在挑戰如何把內心的宇宙,具現成文字對自己誠實。這對我來說,對孩子來說,都是難走,但不能停下的邁步。由其特殊兒的自我,不易撼動。我選擇一條充滿石頭與塵土的荊棘,但我確信這是對的路。

以上為本週的分享,下星期預計推出「分享的謬誤」,這系列的文章,字都很多,文很長,如果您願意花時間看完,先謝謝您願意理解了我的想法,也願能與您激盪出思考的火花!

暑期將至,預祝順利!


分享的思考脈絡:



2 則留言:

  1. 非常欣賞您分享的心路歷程及為孩子做早療的努力與付出,能夠從孩子角度同理非常了不起!為您感到驕傲喔~~期待看到您有更多的文章分享

    回覆刪除
  2. 捲捲:謝謝您的認同並留言鼓勵我,真的很暖心,期待您常常回來留言與我聊天!

    回覆刪除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