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心路] 幼稚園-上學準備的行為建立



簡而言知,本篇就是關於上學自理的行為建立!

如果你覺得在幼稚園的階段,每天上學三催四請搞得火氣很大,很想對小孩尻芭樂……,等一下!試試這帖,不成功沒損失,成功也不用錢!

✪ 寫在前面

如果你覺得三天就要解掉孩子上學這一題,這帖還真的遜,請將滑鼠滑到右上角,按個x,趕快找下一個方法比較實在。尤其是特殊生,請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如果適應時間比預期長,是剛好,比預期短就是賺到!


✪ 執行目標

上學是孩子的事,應該由孩子自己準備,父母的責任就是司機,把人載到目的地,然後灑花離開。


✪ 道具製作

請根據孩子上的幼稚園,每日或每週的必備的道具,先做好視覺提示。如下:

貼心叮嚀:如果紙板不夠耐操,請上PP板,延長使用壽命!


✭✭執行辦法✭✭

由於上述教具已先贈出,故無法請小犬示範拍攝分解步驟,但願文字的描述能讓您意會這些細節。

先喝口水,準備開始了!

1、使用命名

拆解執行動作前,要先明白「命名」對孩子是最基礎的說明。

必需讓孩子知道「物品的名字」才能對行為「產生連結」。

例如:吃飯的道具,在幼稚園叫餐碗、三色碗、餐袋,要先做統一命名這件事,在這裡我通稱「餐袋」。避免一口氣記太多東西,對特生要執行「簡化指令」跟「統一命名」。


2、命名配對

請拿著板上的卡,一一配對孩子實際使用的每項物品。

做了視覺提示卡後,已經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只是近,不是已經達標。不要期待孩子會看,會懂大人的意思。那是大人的思考模式,不是孩子的,特別是特生,一定要透過說明與帶領才會理解。


3、行為配對

這一步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視覺提示如果少這一步基本上就是功虧一籄!

一個習慣的建立至少要21天,我的孩子是特生,所以抓的天數是乘以兩位甚至三倍。請照顧者手把手的帶著孩子做,至少30天以上!

物件VS行為

一開始,幫孩子把所有的物品攤在門口附近的桌上,讓孩子以最近的距離,拿物品與視覺提示牌做配對,東西收到書包裡,卡牌就抽走。直到牆面上的每張卡牌拿下來為止,也意謂任務完成。每一件物品都要重覆做這件事。再提醒一次,請照顧者帶著孩子做,這裡還不要放給孩子自己來。這一步非常的關鍵,也就是讓孩子的動作與物品產生連結!

物件VS地點

進步後,把物件卡牌分類,哪些是每週,哪些是每日,進行分類的判斷,這是為了把任務慢慢過給孩子,養成自理的能力。再來要把物品放遠,讓孩子養成物件跟地點配對的能力,東西要回哪裡拿,這個需要叫出「回想」的技能,如果沒有這項能力,可是又必須使用,這項能力就會「強迫開啟」。

30天後(至少),照顧者只要看著孩子做,放手開始讓孩子自己來。

4、行為建立

透過上述3項步驟,孩子慢慢能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事,而不是被動的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取而代之的是有自覺的執行任務,這個動作帶著為什麼而做,而不是單純的被動命令而已。

行為建立後,要把多工的執行步驟讓孩子自己去排順序。漸近式的帶出哪些事可以前天準備,哪些可以睡醒準備。

萬一孩子執行一陣子,還是丟三落四怎麼辦?

1 後果承擔:讓孩子自己嚐苦果。

2 重新帶著做:程序再來一次。


✪ 閒話家常

江湖一點訣,說穿不值錢!要建立行為連結的不二法門就是帶著做!網路上很多家長只做視覺提示,孩子就已經能自己來,除了這個孩子可能天賦異稟,再者這些孩子多半沒有ASD的生理限制。如果有ASD的先天干擾,如同小犬,那照顧者就辛苦一些,練久一點,但不至於練不起來。

小犬在幼稚園階段轉過三間幼稚園,而建立自理能力這件事,是從中班開始培養,建立後,即使轉校也很快就把自理這件事串起來,不是小犬聰明,而是幼稚園的模式很像,照顧者只要幫孩子搭一個結構就能很快進入狀況。

寫這篇文章源於在社團送出自己一年前做的教具,沒想到後續也有人私訊我這方面的煩惱,我想我執行了一年以上(中班、大班),至少在幼稚園的階段是成功的!所以我把方法分享於此,如果你正為這件事困擾,那麼希望這個方法能幫上你!


教具分享載點:視覺提示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