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心路] 攻擊行為的歸因



小孩入學,最怕遇到的就是「打人」也就是俗稱的攻擊行為。不管是打人,還是被打,一樣都考驗大人的處理能力。小犬果然不落人後的跟上流行,為娘處理到有點心得,順便寫篇文章,以記錄帶大不易的血淚史。

一、前言:

不管是普生或是特生,都有「友誼」的需求。而肢體行為就是一種友誼間的碰撞,不管是好還是不好,都是一種情境的演練。尤其是特生,在跑早療的時候,我們會很習慣的耳聞「交友的重要」,進而刻意的排團課、刻意的媒合交友的情境,害怕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朋友的氛圍都會讓大人備感焦慮與壓力。

我自己當然也是在乎孩子的交友,團體的適應,只是每個特生的狀況都獨立,每個特生的狀況都難以用同一套方法去複製。所以在交友面前,我把「自我覺察的情緒力」擺在更前面,先是瞭解自己怎麼了,再去選擇應對方式,為此,我持續陪伴孩子!


二、瞭解事情的面貌:

發生事件的當下,我們習慣聚焦「打人」的行為。家長當然氣火攻心,自己呵護到不行的寶貝,怎麼能隨意受人欺負!不管是打人還是被打,在詢問事發過程,不難發現孩子們都會只講對自己有利的說詞來逃避責任。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急著處理,先緩一緩。大家試想一件事就好,老師只有下課10分鐘的時間來釐清到底發生什麼事,時間一到就上課優先,畢竟還有其它的孩子的受教權要兼顧。那麼10分鐘就能把一件事情處理的話,你覺得結果會是清楚還是粗略?

所以我會建議事情聽到後,先安定自己,然後好好的聽孩子的說法再比對老師的說詞,看有無遺漏或者是需要澄清的地方。特生多半是事出必有因,一定要避免不滿在心底累積,就算你是攻擊的那一方,不一定只有道歉求全的卑微,我們依然可以不卑不亢。


三、攻擊行為的歸因

先看上圖,這是我觀察孩子攻擊行為背後所歸納出的成因。也就是結果都是動手打人,但是打人的理由卻全然不同。

拒絕:

簡而言之就是領地被侵略。小孩子很容易佔地為王,也就是當不是同伴、群體的外人要進入自己視為同一國的圈子時,發動的「排外」攻擊!

保護:

撼衛想法跟拒絕被欺負的反擊都屬這一塊。這背後的心情常常有著受傷、委屈還有不甘。如果孩子是屬於這一塊,照顧者可以先同理悲傷再往下陪孩子看清事情。

邀請:

也就是本意是玩,只是方法不對。這關係到孩子平常玩的遊戲方式是不是以追打追跑當作加入遊戲的媒界。如果是,很容易會以這種錯誤的方式邀請新同伴加入遊戲,新同伴常常滿頭問號就被打了。

領袖:

群體裡孩子都會追隨有話語權的孩子,也就是權利的象徵。但是權利對年紀小的孩子很難解釋,所以我用「領袖」一詞來讓孩子理解,聽話、服從都是因為過度在乎,害怕失去友誼。孩子如果落在這一塊被教唆動手,通常就是害怕被排外,但如果是叫同學去打人,那則相反,是同儕影響力的展現。


四、澄清與說明

有沒有發現上述的四大項就有很多細節可以去細究!孩子動手都有一個動機,但那個動機常常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所以可以由照顧者陪同釐清後,再一次建立想授予孩子認知的價值觀,產生新大腦的迴路。而學校老師的部份,一定要去補充說明孩子的想法,避免刻板印像「oo就是愛打人」的標籤上印。


五、閒話家常

到底是什麼原因才能寫出這種觀察?答案是全部發生過(苦笑)!一開始我實在頭疼,但隨著件數越來越多,總覺得案情並不單純,所幸梳理沒有白費,成為察覺內心的養分,雖然過程很辛苦,進步很緩慢,但能踏實的往前邁進真的是太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