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心路] 送出去的東西可以拿回來嗎?

 

送出去的東西可以拿回來嗎?我覺得在拿回來之前,要先看東西的價格值不值得用「信用」去賭。這個道理小朋友很難懂,是因為小朋友還不俱備賺錢的能力,所以看到即全部,損失的傷痛堪比世界末日。孩子的判斷依據很仰賴父母的價值觀,當變數之多,就無法豪氣的說要回來或是Let it go!


起因:

事情倒帶回期中考的前一天,放學時,孩子一臉苦逼的告訴我:「媽媽,你可以幫我要回卡片嗎?」回想前陣子孩子不顧忠告,硬是拿了在學校園遊會買的寶可夢卡片帶去學校,現在慘劇發生,我實在很難落井下石:「看吧!誰叫你不聽。」索性跟他說:「你先把作業完成,寫完後後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寫完作業,孩子一臉緊張的說,我的卡片全沒了。唯一的倖存者被我拿去當書籤夾起來,躲過一劫。我知道他有多愛這些卡片,每天重覆著攤開,心滿意足的評論,然後在收起來放回抽屜。整個過程像個儀式,如今道具不在,說有多焦慮就有多焦慮。

一問之下,原來不是一口氣全沒,而是不知不覺間的消逝。

「我們約幾點見,你記得帶你的卡來」

「你帶你的卡給我看,我會跟你換強的!」

「你送3張給我好嗎?我沒有帶,我們是好朋友吧!」

「你再不跟我交換,我就不跟你換!」

這些話充份的展現了「目標導向、大餅利誘、情緒勒索、明擺威脅」!

不得不說是個老江湖!我那傻B沒有心眼的兒子,鐵定抵抗不了。


分析-行為歸因:

孩子因為失去卡片而顯得心煩意亂,執意要我把卡片要回來或是載他去書局買。彷佛手上有卡片,就能撫平原先的損失。我知道是AS專屬的不安全感在作祟,他只想要恢復原本的樣子,是什麼手段都可以。如果太急躁,很快這次經驗就草率的寫入他人生的篇章,然後一次乖也學不到。


買卡片真的再簡單不過,但堅信心慢則快的我,執意選了一條最遠的路。請參下圖


當孩子邊說邊氣惱的同時,我在想的是「易物」這個動作可以拆解成哪些行為來區辨。依孩子的專注力來考量,「光說」對孩子的理解太難了,他必須先聽進去,然後解碼,最後轉化成自己能理解的語言。為此我選擇將上圖排成卡片,讓孩子邊讀邊行為配對語言解釋。


上述的過程,不蓋你,一小時已經去了…
為了讓孩子從一片混亂找出秩序,這些過程是必要的。
一方面檢視孩子的認知程度,一方面歸納對方的行為從屬。
慶幸的是時間花得值得,孩子的配對與理解皆屬正常,當下能慢慢的接受卡片拿不回來是剛好而已!!

接下來跟孩子討論「拿回來」跟「信用」的關聯:
我認為「信用」是為人一生的重要資產。
也就是「損失事小,失去信用就代誌大條了!」

不管對方用什麼方式讓你拿出卡片給他,不管是想清楚還是模糊,給了就是給了。這個時候要回來,就是等於「反悔」、「失信」。

我很直白的告訴孩子,如果是我沒有想楚造成的損失,我會願意承擔,並且記取教訓。會直接說出答案,是因為信用代表人品,信用的價值遠大過於寶可夢卡片。

講完孩子就會選擇「是,我知道了」嗎?當然不會阿!孩子還陷在拿不回卡片的悲傷裡,要面對失去是有難度的。他可以請求幫忙,但我有權決定要不要幫。所以想拿回來沒有問題,但是要自己想辦法!他又陷入了沉思了!

其實拿回卡片的方法多的是!但是一定要自己想。
「跟老師講」
「跟對方盧」
「跟對方家長」
這三招其一下去,差不多就能要回卡片,但這個背後支付的隱形代價,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說話不算話」
「告狀算什麼爛招」
「絕交,不要跟你當朋友」
「聯合,所有人都不要跟他當朋友」


AS最卡的罩門之一就是「換位思考」,即「他人觀點」。
也就是想拿回卡片,得知道對方會是怎麼想。
不要去想對方是否有錯在先,而是思考「惱羞成怒」的反擊,自己是不是有承接的能力。

當師長或父母介入,年級再高一點就會走到「絕交」的地步。也就是本來還有機會講講話,會變成「無話可說」的孤立。


既然配對沒有問題,最後要進行下一次模擬的實戰演練,然後從「口氣、態度、音量」進行調整,讓孩子的行為「理直氣和」。


閒話家常:
「不要跟那個小朋友玩,不就好了!」這大概是最直接的解法,但等同於抹殺孩子的思考意志,求快不一定真的快。

AS的小孩常常有你已經講了A,他偏偏要做B的固著。他們需要的是不斷的情境累積然後身體碰撞最後嚐盡苦果才能真正的學會一件事情 。所以與其叫他遠離,不如讓他再一次的感受痛苦,直到他願意清醒為止。


也許你會好奇,會不會氣對方?答案是會,但能理解。
會進一步限制孩子擇友的權利嗎?答案是不會,再觀察一會兒。

孩子這麼傷心,做父母的心都要傾頹,但還是要忍住,不要干涉孩子的選擇,不要阻止孩子去接近他,因為這是最好的練習與觀察!現在所有的損失不過是九牛一毛,代價最小。因為對方食髓之味,這些招式一定會再來一次。要練習的是當對方行為重演,孩子有沒有能力擋得住。如果在這個時候阻斷,雖然孩子的傷害停損,卻也一併失去可以練習的機會。

小時候跌得這些小坑如果能讓孩子明白道理,就算損失一點金錢,養份也非常超值。要擔心的是日後長大,跌得就是大跤,就不是這種小打小鬧,不痛不癢的事情了。

我想他還是會繼續在同一個坑不斷的跌,不斷的摔,但不同的是他能理解對方在對他做什麼,而不是傻傻的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


整件事我最高興的是他來找我解決問題。
唯有被信任,才有與之討論的榮幸,我很幸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