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心路] 慢飛兒的社交障礙-排擠

雖說不斷的心理建設,但面對的時候還是難以下嚥。我講的是霸凌的前身-排擠。

時間:小年夜
地點:IKEA
人物:我兒3Y11M。
            A組兄妹 (推估中高年級以上)
            B組兄妹 (推估中低年級)
            C組姐弟 (幼稚園大班,小班)
            D組妹妹 (2Y)



整個過程雖然只有45分鐘,但足以讓我震撼教育。
那天,我帶孩子去IKEA玩(激推IKEA,一個激發點子的好地方),小犬拿著計算機,想找人靠近,用著有限的劇本,試著對著帳篷裡的大孩子說:「可以跟我一起玩嗎?要不要一起按電動(計算機對小犬來說,像個電動)」。我把看到的反應,記錄如下:

一、A組兄妹
帳篷的確是A組兄妹先進來的,小犬拿著計算機進去:「可以跟我一起玩嗎?要不要一起玩呢?」妹妹感到困擾,小犬一屁股坐下,反覆的問著。我聽到妹妹對他說:「不要」,並伸手推他。但小犬以為誠意可以打動對方,憨憨的坐在那。之後妹妹出來騎木馬,小犬依舊待在原地,打著計算機,喃喃的說:「一起玩好嗎?」哥哥問妹妹怎麼出來了,妹妹指了指小犬,哥哥有了主意。

哥哥先帶著妹妹進了帳篷,小犬以為要一起玩了,熟料哥哥把東西拿到另一個帳篷,把小犬引了出來,小犬跟了上去,結果兩兄妹立刻回到原來的帳篷,把帳篷的出口對準牆壁。好一個調虎離山!小犬去了另一個帳篷,發現撲空,折返回來原先的帳篷,卻不得其門而入。

A組兄妹知道我是小犬的媽媽,所以他們停了手,出手不是一個好策略,人家的媽媽在。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拒絕小犬,不得不說實在聰明。整個過程,我就是看,並沒有介入。一直到A組兄妹的媽媽喚他們回家,他們才離開。當時他們是整個遊戲室最大的孩子,所以他們在裡面的時候,沒有人敢進去,就只有我家憨兒傻愣的往裡頭衝,被拒絕也看不懂臉色。

二、B組兄妹
人是一種很聰明的生物,當對方可能構成威脅或是覺得贏面不大的時候,不會正面對決,而是靜待時機前進。放在小童的觀察裡,也是如出一徹。A組兄妹前腳離開,B組兄妹立刻進去。明明剛剛就在,但當時卻一聲不吭。小犬看到新的哥哥姐姐,自然的又想去交朋友了。但他的劇本真的很有限。抱著一台計算機,嘴裡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一起玩可以嗎?」這麼挫的搭訕方式,雖然禮貌,但一定會被拒絕。

小犬拿著計算機,坐在帳篷的外面,喃喃的唱著歌,說著「求求你 一起玩嘛!」我笑了出來,這孩子被拒絕了,還這麼鍥而不捨。這一次我決定介入。

☆ 擬定新的話術

  • 可以一起玩嗎?!

這句話顯然無效。所以讓我們先檢討自己,哦,原來只有帶一台計算機,可能對方不是很情願,也許想手拿手的自己有一台也說不定。 


  • 我這裡有兩台計算機,一台給你,一起玩好嗎?!

我請小犬拿了兩台計算機,前去驗証看看,顯然哥哥姐姐對這玩具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揮了揮手。孩子心急的回頭看著我,嘴裡喃喃的唸著我剛剛教的新話術。那樣的他,我看在眼裡滿是心疼。玩具這東西,分享一旦處理不好,在社交上不小心就會變成賄賂。意思是,不拿點有誠意的東西,是不會跟你一起玩的。帳篷裡沒有其它東西,只有B組兄妹,他們對於不讓小犬進去,感到有趣。但對我來說,這是惡趣味。

☆  觀察
我走進遊戲室,靠在帳篷邊,也知道B組兄妹,聽的到我說話。我對小犬說:「孩子,當你試了兩次,對方都沒有回應你,就代表他們想自己玩。我知道你很想加入,但是他們不認識你,跟你不熟,所以不會想跟你玩。」這話,是說給他們聽的,我知道你們不想跟這孩子玩,但是沒關係,你們有選擇的權利。

接著,「吶,你看你拿了計算機,你先看一下,有沒有其它的孩子拿著計算機,哦~那個姐姐(C組)也拿著呢!我陪你一起去邀請一下?!」試著讓孩子轉移目標,別為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但明顯的,C組的姐姐在觀察我,對靠近遲疑。

☆ 打造新的路
彼此不熟的孩子要靠近本來就有警覺性。是小犬親疏不分,才讓他處處碰壁。永遠不要被現有的選擇阻礙自己的思考,遊戲室不是只有帳篷才是王道。既然已經知道,C組姐姐對我有興趣了,這時候只要讓活動有趣,就可以成功吸引她靠近!我把B組兄妹從帳篷裡丟出來的椅子,排成了有趣的獨木橋,接著安排搖搖馬、過山洞,數珠,按計算機,完成一連串的關卡。並請小犬開始示範玩法!

三、C組姐弟跟D組妹妹
呀!這個闖關的活動,立馬吸引到小小孩的眼球!孩子們開始聚集過來,形成一個正循環,有輪流,有排隊,更重要的是,小犬不是一個人了!此時待在帳篷的B組兄妹,倖倖然離開。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讓人覺得裡面比外面有趣,而獨享成為一種優越。一旦外面比裡面有趣,那種獨佔的自我很快就變得沒有價值。

我們玩到所有的小朋友離開,離開時,每個孩子來跟我們道謝並且再見,故事結束!




上圖就是小犬被隔離在外的一幕,親眼看著孩子不斷的被拒絕,拍完這張照片後,再也忍不住。如果我不在現場,那兩組大孩子會怎樣?如果我都不介入,又會是怎樣?孩子的社交技巧障礙,日後必定會吃足苦頭。預估可能發生的年齡是中年級以後,會日漸明顯。今日結局雖然happy,但核心的問題是他有辦法靠自己衝破這道難題嗎?想起了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說過:「面對挫折打擊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卻沒有失去對人世的熱情。」親愛的孩子,用這句話來鼓勵彼此,不管過程會有多少淚水,媽媽陪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