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心路] 悲傷五階段


HI,大家這週過的好嗎?!我最近很常看到這部戲劇-俗女養成記-的劇情片段。其中她演繹的悲傷五階段令人莞爾,然而卻如此貼近內心,就像當初面對孩子的狀況。


一、否認


孩子兩歲多時,在社區參加兒童律動課,有媽媽警覺的提醒我,小犬需要做早療評估。當時的我,覺得她是不是看到什麼我沒有注意的?再加上這是我第一個孩子,沒有任何幼教背景,而反觀那位媽媽有三個孩子....,她的經驗鐵定比我豐富!

焦慮投擲心底,恐懼掀起了陣陣漣漪。我第一時間就是找家中長輩討論,看看他們是不是有其它的想法,只是我自以為的尊重換來的卻是否認。孩子頭好壯壯,聰明伶利,怎麼可能會遲緩?!這件事就此打住,拒絕討論,尷尬的對話結束。

而之後帶孩子去兒心科看診時,醫生問我,媽媽你知道什麼是「自閉症」嗎?那種忐忑,深怕我在診間翻桌否認,問的輕鬆卻有後勁,想必醫生看見家長的崩潰已是見怪不怪吧?

二、憤怒



剛知道孩子是慢飛兒,希冀溫暖可以同擔,哪知等我的是落井下石!「你就是照書養不知變通才會擔誤孩子。」、「你的管教有問題,才會讓孩子發展遲緩」,當他們吹鬍子瞪眼,自居過來人的高度,擺著不聽老人言的責備憑藉我走的路比你吃的鹽還多的撻伐,終究把關係搞砸。無聲的淡漠,是心疼自己的憤怒。

對孩子的付出,沒有半聲肯定,只要照顧不周,就罪該萬死。這樣的莫須有,我選擇放生。鄧惠文醫師曾經說過:「不要待在讓你委屈的地方哭」(註1)。既然這樣,那就邁開步伐,走開吧!

三、討價還價



看第一個精神科醫生,得知ASD的震撼,讓我久久不能站穩。於是又帶孩子看了第二個、第三個,把大醫院有兒心科背景的醫生都看遍留案底,得到的還是ASD的標籤。關於一致的認定,我不斷的討價還價,尋求轉圜,然而事實就是鐵板釘釘,沒什麼好模糊。

四、憂鬱



開始早療的那一段日子,我的世界只有烏雲與暴雨。每天擔心有沒有學校唸?還要多久才能排到院所上課?這症頭真的有撥雲見日的那一天嗎?善事志工也沒少做,奈何會是我?難不成命中帶煞?求神問佛真的不是我的風格,但為了找一個答案,為了證明錯不在我,過往嗤之以鼻的方法,如今違背本心的求。如果憂鬱可以稱斤論兩,我應該是發大財的土豪了!

五、接受



就算錯不在我,那又怎樣?早療會因為證明什麼而從此不用擔心受驚嗎?不會,早療還是一如往常。我仍然騎著車子載著孩子兜轉在城市的地圖,趕場一間又一間的復健。旺福有一首歌叫「勇敢一點」,裡頭的歌詞這麼寫著:「受了傷卻還在呼吸,那就是勇敢的證明」。我很勇敢,因為我要變的更強!我要成為孩子的光,陪伴他尋找夢想。

閒話家常:
看完金馬影后-謝盈萱所示範的悲傷五階段,我真的嚇了一跳,細數這一年的狼狽,終於走到「接受」這一步路。日後再有悲傷,可以用這些階段覺察自我,警醒自己,就算要自怨自艾,也要記得設立停損,讓難過有個期限。無止盡的悲傷會吞噬求生意志,只有堅強才能喚醒生而為人的韌性。

那麼,一起來看看精彩的悲傷五階段影片吧!




註1:如果一個地方讓你覺得委屈,你可以走,不要待在那裡哭;如果你只是待在那裡委屈,不溝通、不改變,就是給別人一種很扭曲的指責。因為,人只有被自己困住。沒有人真能勉強你什麼。

註2:維基百科


庫伯勒-羅絲模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伊莉莎白 庫伯勒-羅絲(Elisabeth Kübler-Ross)描述了人對待哀傷與災難過程中的5個獨立階段。絕症患者被認為會經歷這些階段。這一模型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在她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的。這五個階段後來廣泛流傳,被稱作「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

五個階段[編輯]

庫伯勒-羅絲模型五個階段包括:
  1. 「否認」:「不會吧,不可能啊!」「不是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嗎?」
  2. 「憤怒」:「為什麼是我?這不公平!」「我能怪誰啊?」
  3. 「討價還價」:「讓我活著看到我的兒子畢業就好。求你(祢)了,再給我幾年時間吧!」「如果她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4. 「抑鬱」:「唉,幹嘛還要管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我不想活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5. 「接受」:「好吧!既然我已經沒法改變這件事了,我就好好準備後事吧!」
庫伯勒-羅絲把該模型應用到所有災難性的個人損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離婚。她也提出這些階段不一定按特定順序發生,病人也不一定會經歷其中所有階段,但是她認為病人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