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走向
小班-個人課優先。
意指在混沌不明的情況下,跟著老師穩紮穩打是必要之基底。當孩子的狀況越明,自己就越能具焦執行目標。練功需要時間,在小班的時候,我就是穩穩的操練孩子,等其能力上來。
也許你會疑問,不過就是串串珠子,剪剪紙,這麼日常的瑣碎要練1年?所謂的早療面向很廣,以我粗淺的觀察,大至分為六項(見文章上圖),而這六項又環環相扣。表像容易使人武斷,進而失去理解與包容的體貼。所以論斷前,請再踩幾下剎車,避免無心的話語,傷及努力很久的早療家長。一年的基本功堪稱是穩底大柱,如果孩子是較大的年齡才開始早療,也莫心慌,只要開始追,穩穩的就是最大的進步。
中班-朝團課邁進。
團課很吃個人指令理解,基本認知能力以及規則遵守。如果孩子上個課常常是狀況連連,那麼可以想像進團課恐怕是災難不斷。所以什麼時候是進團課的訊號?跟老師一對一上課穩定,沒有太大狀況, 這也意謂需要注入活水,加入新的刺激來觀察孩子在團體中的狀況。
看到這裡,跑早療的你心裡估計很掙扎,上述這段文字是勸你放掉個課?非也,請依孩子的狀況來決定接下來的排課的走向。如果有許多治療師不同人卻同時的告訴你,預備幫孩子安排團課時,請先在心裡吶喊-「yes!我的孩子進步了!」然後準備評估下一階段的目標。
以下圖為例。
六角能力圖,代表孩子目前的狀況,假設以3為及格,分為早療前與早療後。
以我小孩來說,透過小班中班密集不間斷的上課,孩子的能力總算是咬住車尾燈,你沒有看錯,密集上課不等於孩子能力上來,僅僅是咬住車尾燈就如此費力傷神。
ASD的特質同時會有好多任務支線要解,我們可以假設六角能力圖代表的是每一個支線任務。如果任務目標是趨近常人的光譜,那麼就要平均解任務,而非單點突出。其中以「情緒管理」和「社交技巧」最為特殊,因為這兩項建立在群體共通點之上,也就是大家的能力相當才能成立開課。其它四項可以個人單獨操練,唯獨情緒與社交需要交手不同的人引出火花與建立經驗。
在這裡並不是要求孩子跟普生無異,而是在群體裡,特質不要顯的那麼怪。特立獨行在現實生活一不小心就會招至麻煩,而特生普遍社會參照極弱,成為箭靶的可能性極高。我們允許差異,但這個差異不能建立在防礙他人上面。簡單來說就是罩子放亮,不能白目!
二、經驗分享:
在中班之前,我的早療課幾乎是排好排滿,也就是沒有增加團課的空間。這意謂著如果想增加團課,必需釋出個課的時間。當時會掙扎,因為孩子的能力還沒有好到可以退出個課。可是團課在招手了呀,終於進階社交團課了,但是其它單項練習能力怎麼辦?自己教是當時唯一的路。
如果加入團課的代價是放掉個課,那就放吧!因為眼前團課是走向社會化的第一步。團課機會難得,特別是獨生子女。在中班這一年,所有的課慢慢轉向團課,個人課一堂一堂的拔,但這不表示個課的練習暫停,而是藉由群體觀察去瞭解大家在上課時,孩子在哪個部份較不擅長,回家再練習。
我目前的早療經歷是跑滿2年。
這兩年觀察到孩子的基本認知已經上來,精細動作的發展有,只是質量並不好。粗大動作卡在協調不佳,語言已經進步到會說句子,除了流暢度繼續加強,還伴隨語用的問題。無論怎麼看,與當初相比這些問題已經在收斂了,障礙沒有持續擴大。所以我選擇放慢這些項目進步的速度,著眼於最核心的問題-社交與情緒。也就是一開始我並沒有去碰觸這兩道魔王級別的關卡,採繞道迂迴前進。待裝備漸齊,羽翼漸豐才開始試探孩子的限度。
回想小班那一年,我的孩子迫切的想與人建立關聯,但是技巧拙劣,衝突不斷,最後就落得一個人的自在。我能理解孩子因各項技能不佳,而無法參與其中。畢竟技能就是基本的門票,沒有就只能隔絕在外。而中班這年,因為基礎能力建立,能跟上團體行動,自然的較融入團課群體。瑕不掩瑜,我的孩子在結構化的團課漸漸能有自己的位置。
這些練習都很久。所有的社交與情緒,都不是短暫能看的到,更別提立即性的進步。所以值得把時間拉長去觀察與調整。沒有一招打天下,只能不斷的修正再修正。
三、閒話家常
先說,這是我目前的走向而且並不表示我是對的。僅僅只是我自己設定的走向與執行經驗。只是說明為什麼選擇這麼做,而非要大家跟著做。
特生的家長在教養的觀念上,常常與常人有許多內在衝突。所謂的內在衝突就是與大眾觀念相悖。例如,社會值觀要尊重小孩的每個選擇,但是對於特生家長,如果尊重孩子的選擇,那意謂放孩子在固著行為裡深陷不離。
以實際例子來說,假設孩子喜歡玩車,普生的孩子會拿車嚕前嚕後嚕到別人身上,特生的孩子很多會把車子翻過來,不停的轉著輪子轉呀轉。身為特生家長都知道,怎麼轉也不會轉出七彩霓虹燈,除了固著也只能加深固著。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要尊重選擇,那就是放著一直轉。這個時候還能平心靜氣的說尊重選擇嗎?我做不到。我選擇對孩子有點痛的方式-中斷固著。這個中斷表示沒有要順著孩子的意思。
兩年來的觀察,特生家長最不缺的就是被否定教養的能力。與別人有教養觀念的差異,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不是標準化產品,沒有一定的規格與參數。所以在與別人不同的同時,不用否定自己,也不用懷疑自己,這就只是不同。只是不同。
所謂的教養,也就是人信賴自己所選的價值觀而決定施作方向。如果你遇上了一個想把你變成他的傢伙,請先問自己,那是你要的方式嗎?如果不是,就做自己做的到也做的開心的。至於他人的理念,那就讓他去吧!你永遠也不會是他。先認識自己有侷限,才能不責備自己走下去。
最後,你在中班的這一年,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