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的封面,讓我手刀下單...
以下文字皆摘自本期內容,僅記錄觸動心田那一畝的柔軟。
* 家人就是互相埋怨又深愛彼此-美國女孩 導演-阮鳳儀
「可能就是要接受,她不會以你想要的方式愛你,我也不會以她想要的方式愛她,但我們還是彼此相愛。」
「彼此表現愛的方式不同,衝突會持續發生,所以沒有所謂永遠的和解。這個問題和解了,下個衝突又會產生。」
「我已經是一個成年人,面對衝突,我可以有選擇。但在青少年時期,沒有一件事情是我可以選擇,被逼迫的感覺很強烈 。」
*找到真心想改變的事物就有創造力 - Edward Clapp
生活周遭的物品,都是社會上的某個人為了給別人使用而創造的,所以物品是有社會意義的,這些創造者的創造力為社會帶來了進步。
每一個創造力都會成為下一個人創造的基礎,所以,創造就是一種參與社會的方式,不論一個人在哪個行業,他都在做某一種創造。
我希望孩子不要做被動的消費者,做主動的創造者。當他發現自己的創造能被他人使用,這個經驗會帶給他主動參與社會的動能。
*為了重要他人,他們會全力蛻變-蘇明進
憤怒情緒,只是為了掩飾無助。
他用張牙舞爪的姿態,來掩飾內在的恐懼與無助,他的憤怒情緒,來自他討厭自己身體的殘缺,但他同樣渴求別人的關愛與接納。
感覺:
這期的雜誌,很適合給剛早療或準備入小的家長做參考。
如果對早療有基礎的涉略,其實多參加社團,多看前輩發文,就差不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