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心路] 小二那一年的方方面面 - 下

 


小犬小二的生存日記 下集!

透過上一次臉友的回饋,看來我遇到的事情也是大家的痛點,所以能同理彼此的傷口。謝謝您的回饋,我由衷感謝。這鼓勵我繼續把經驗寫下來,讓痛少一點,幫助孩子多一些,即使未曾謀面,我都欣喜善意傳遞,悲喜不那麼寂寞。

ⓞ 前情提要

  • 轉學掙扎
如果環境對特生不利,該跑就閃,不要留下來爭一口氣!
  • 親師溝通
班級之上,老師最大,讓老師主導,家長介入要緩要慢避免強出頭!
  • 班級風氣
風氣是老師「班級經營」的產物,靜觀其變,給老師時間。

ⓞ 生存日記 上集 Q & A

Q:不要曝光孩子的全貌,那是指不要告訴老師「OO是特殊生」嗎?
A:這個誤會誤很大,要解釋!
進了學校,如果可以,請走「鑑定安置」的管道,也就是符合「特生資格」。這麼做是避免小孩被當作「黑數」,也就是「疑似」、「可能」只是曖昧的小遊戲,身份要確立才有資格讓班級扣除學生人數名額 。扣除名額為什麼這麼重要?學生人數名額等於老師管理負荷,能多扣一名就是幫老師減輕負擔,要是當黑數進班,班級人數未減的情況下就是「變向衝康」老師,這樣老師一開始對孩子的印象一定是個大叉叉!


不曝光的意思可以聯想成在「拼拼圖」。
老師知道小孩是特生了! ( 拿到一盒拼圖 )
老師拿了一塊拼圖。 ( 老師自己觀察,自己探索 )
家長拿完成圖給老師看 ( 破梗,先入為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以拼圖為例,有的人喜歡自己來,有的人喜歡合作,在判斷對方是哪一種人之前,可以 主動問  ( 我可以幫忙嗎? ) 或 等著被問  ( 你可以幫幫我嗎?) 。所以,讓老師知道孩子是特生,先有 心理準備 就好,比較衝突的幾個大項,例如上課走動,這種要先講以外,細項的部份讓老師跟孩子磨合就好。

那就開始下集的劇情嘍。

  • 學校課業
圖片來源:大雄的媽

這邊要談的是「面對成績」的這件事。
小犬是很典型的AS,典型又混合衝動,他的性格張揚,好壞全都要一吐為快,藏不住任何秘密。如果考不錯,會大聲哈哈,考太爛則大怒 「什麼!我只考OO分!」或是 「揉爛或撕毀」破壞考卷的發洩行為。看在旁人眼裡是非常可怕的事。

但是上了二年級,他進步到可以安慰臨桌同學了!

同學:我只有考94分,沒有滿分,我是不是很爛?
小犬:你不爛,我媽說考90分以上的人都是快摸到滿分的人,只要再細心一點就好了!你很棒!
同學:你考這種成績,你媽不會罵你嗎?
小犬:不會,我考0分也不會!

聽到這種對話,我是滿腔熱淚!曾幾何時的屁孩,現在也講得出這種溫暖!所以 「分數」不限身份,是「所有人」的罩門。

為了不要讓「分數高低」綁定 「價值優劣」,我選擇直球對決-瞭解分數的意義。唯有理解才能看淡數字的表面。

我做了這張流程圖,就貼在孩子書桌的前方!

100分:這個單元全學會了!
90~99分:這個單元都會,加點 細心 就好了!
80~89分:這個單元有會,加強 熟練 就好了!
70~79分:這個單元部份會,觀念 弄清楚 就好了!
70分以下:這個單元學習模糊,再學一遍就好了!

低年級的課業不難,以小犬目前的能力,我的目標就是70分。隨著年級提升,我可能會持續下修目標分XD,也就是目標是浮動的,以自己的程度判斷進步,而非用常態標準界定。孩子當然不可能一次到位,但是每次有微小的進步就可以了。

舉例來說,孩子在學校發怒,考卷揉爛,回家基本已經平靜,我就會指著「面對」這個選項說:「你現在已經面對了,你已經準備好勇氣了嗎?」如果孩子說有,那就是看考卷,如果說沒有,就跟孩子說:「先來寫作業吧!考卷晚點再看!」。學校的風氣充斥著分數的優劣,孩子當然忐忑,如果小犬主動提及分數,就回到分數代表意義,讓他連結「學習狀態」而不是「價值優劣」。

我不會說「分數不重要」,分數是有意義的!分數的意義在於反應該單元孩子學到幾成,也就是洞有多大,不管洞大還是洞小,有洞?補就好!

  • 早療排課
先說結果,早療相關課程在二年級的時候,基本全拔光,只剩心理團課。課程相關的經驗在中班、大班、小一,我都曾寫過類似的文章分享,這個觀察是以小犬為客製,所以閱讀時,請自行斟酌,不是一體適用!
小犬早療課的進步幅度曲線

早療重要,學齡前真的要好好跑,因為那是最沒有課業壓力的一段時光。遺憾的是早療並不是萬靈丹,上久會疲軟。以上圖為例,我觀察小犬初期的確是進步神速,但幾年的習慣,抓到治療室的節奏後,進步速度已經慢下來。入小學後,孩子不是只有人際上的問題,還有課業的任務要兼顧,作息的調配上,採取盡可能跟普生類似,同時拓展上其它課程的可能性,為的是用新的刺激 (例:普生在上的才藝課) 增加情緒抒發的管道。

早療團課,我都把團友當作舒適圈,這裡的孩子氣質相近,性格相吸,在這裡的失控能最得到最大的包容,但現實總是一棒敲碎美夢-厭惡一個人,眼神總是赤裸裸的呈現。我很清楚小犬的性格最後可能會落到被排擠或邊緣人,在他有意識的覺察到之前,朋友可能全都得罪光了。修復關係談何容易,總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雲淡風輕,盡釋前嫌需要雙方同意。所以我把方向瞄準「跟自己相處」的能力。

小犬在學校若被排擠了,因鑽牛角尖,對友情經常一廂情願的過度用力,關係好是理想,持平要偷笑,更多的情況是越來越糟,因為拿捏界線對他太難。修復關係不是不行,只是會走的很累很辛苦,相較之下,不要繼續黏著同學,不要讓同學更討厭,好好跟自己相處,反而是比較容易達成的路。

小犬目前的情緒管道

一般的情緒管道不外乎是對外尋求新方法,看看別人怎麼解,對內就是自我消化,讓他過去。特生的困難在於常常超出大眾的理解,用的方法都很激烈或怪異,長期下來,身邊的朋友都留不住。小犬不是優秀型的特生,他目前沒有辦法自己發展出合宜方式,所以得由家長介入讓他習得符合觀感的行為,好讓每一個表徵讓人理解,被人接受。

放掉早療課,不是沒有掙扎,也害怕孩子更糟,但不賭一把,永遠看不見另一條可行的路。我開始讓孩子上一般普生會上的才藝課。一樣都會告知老師關於孩子的特質,如果帶不來就趕快退貨,相看不用兩厭,好聚好散,換間最快。這些才藝的背後都跟早療脫不了關係,全部都是換湯不換藥,目標都是想讓孩子的脫序的行為看起來比較能被接受。

小犬最後定案的才藝課

在探索的過程中,最後只有這四個項目活下來,至於還嚐試過哪些課…,已經多到記不得,選擇的理由讓我娓娓道來。
如上圖所示,這些課程大部份都是可以一個人操作,也就呼應了前文提到「獨處的能力」。自閉症在成年後,有極高的比例被憂鬱症所苦,因為不被人群接受,而內心痛苦,為此我想幫孩子開闢一條「自得其樂」的可能性,首重就是裝備情緒抒發的武器,這些能力可以陪他走一輩子,當然能力不會憑空學會,一定是刻意安插,否則就算手邊有工具,不會使用等於沒有用。

  • 音樂-鋼琴:
圖片來源:SS MUSIC官網示意圖
圖片來源:SS MUSIC官網示意圖

學習的初衷是因為孩子有「白噪音」的自我刺激,高興的時候「答答答」,生氣的時候「答答答」,無聊的時候「答答答」…,這種聲音不限場地與情境,同學無法理解,視為怪咖。一開始我只想著如果把噪音附予「旋律」,用聲調的高低來臆測心情也許比較能被接受,運氣好說不定就能降低被討厭的程度。學琴後,孩子把「答答答」改成哼曲調,學校老師從「媽媽,他一直發出怪聲音」變成「媽媽,他今天心情很好」,當不理解變得理解,那種不適感就會降下來。

再來鋼琴算是隨處可見,算是最能引起「共同話題」的樂器了,孩子還曾因學習鋼琴被同學劃分同一國而玩在一起。電鋼琴購置也算容易,就算沒興趣,損失也不會負擔不起,無心插柳的是他某一天居然想嚐試彈奏電視聽到的動漫曲,自己一個人在那邊試了老半天,玩得很高興。

我推薦讓孩子學一項樂器傍身,任何樂器都可以
人都有情緒高張或低落的時刻,當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只要戴上耳機或彈奏樂器就能隔絕人群,就像待在冷靜角,有自己的場域。

看到這裡,有沒有好奇學音樂跟早療哪裡有關聯?
特生普遍聽覺敏銳,所以要擅用「音感」讓他們對生活共鳴。再來,「看譜」練得是職能的「視覺不跳行」與認知的「符號轉換」; 「彈奏」練得是職能的「五指分化」或「精細操控」; 「坐定彈」練得是治療師強調的「專注力」與「耐挫力」…,有沒有發現這些細節都是治療室練習的延伸?所以我讓孩子學樂器,不是期望他以後成為一名音樂家,他從來沒有考過任何檢定。我的用意只是讓他用耳朵感受聲音的形式有很多表達方式,嘴巴發出是一種,彈奏也是一種,但是後者比較能被接受。為的就是要能被大眾接受!

  • 藝術-畫畫:

我的孩子沒有任何藝術天份,手工勞作更是慘不忍睹 (端午香包還是女生替他縫的XD,簡直激發母愛),那為什麼還要學畫畫呢?因為筆觸是情緒抒發的痕跡。有時候孩子無法說出心裡的苦,我常常是看著他的畫作從「筆跡」研判他今天有沒有事。心情煩躁的時候,筆觸很急,很用力,像要把紙戳破一樣,平穩的時候,可以看見下筆的輕柔,顏色堆疊的層次。

部份特生有「見樹不見林」的傾向,小犬又中獎!所以畫畫的目的是增加「觀察的細膩」,這件事很難看到效果,很多人覺得徒勞無功,我倒是無所謂,做選擇不是為了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美術是一件很吃「視覺」、「想像」、「連結」的能力,這些都衝擊特生的「固著」、「僵化」與「彈性」,全部都是核心障礙!接觸後如果不排斥,還能順便練到職能的「手腕靈活」、「三指精細」、「專注力」,真的是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

藝術的種類繁多,每一種藝術都可以練到上述的特性,可以試試從「多媒材」去探索孩子的興趣。多媒材指的是運用各式素材去完成一副作品。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孩子對哪一種媒材的相性最高。在選定畫畫之前,我試過「黏土」、「陶土」、「水彩」、「蠟筆」、「色紙」…,小犬當然都不太喜歡,但我發現「蠟筆」的阻力最小!好吧,那就決定是「畫畫」了!

附帶一提,小犬從來沒有一張作品得獎,美勞作業總是三催四請,但是創作的過程,他很快樂!因為藝術是一種「想怎樣就怎樣」的放肆,沒有標準答案,什麼都是答案!

  • 單人運動-游泳:
無垢巨人 的跑步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動漫神作-進擊的巨人?裡面的生物-奇行種-就是小犬的寫照。跑起來搖搖晃晃,東倒西歪,雙側超級超級超級不協調!一開始我還自責是不是我體育很差害到他,但是我沒有差到走路就撞壁阿?!比爛真的不用青出於藍!

學游泳這件事純綷是為了「榨乾體力」!
小犬一出生就自動配備了「金頂」,電力一百,蓄航十足,常常我已經汗涔涔,只差沒有淚潸潸,他依然活力滿檔。不找出路就是跟自己結樑,我發現游泳後的他,秒掛秒睡阿莎力,心中大喜,就是你了!游泳!

圖片來源:公視

游泳的好處除了練「雙側協調」,還可以拓展活動圈,從陸地擴大到海裡,能去更多的地方。要是人類有翅膀,估記就去學「飛」的技能,湊齊陸海空的賓果連線!

運動是一件非常好的抒壓管道,這裡寫「單人」的用意是想傳達運動不用等人到齊,不用刻意就可以自己安排,自己搞定。團體運動的樂趣妙不可言,但ASD有很高的機率難以打入群體,勉強有時只是增加焦慮,如果能自己開心那也很好!有一些運動也是自己一個人說走就走,像是:慢跑、攀岩、登山、騎單車…,這些活動都可以隨意安排,彈性十足!

  • 球類-桌球:

聯合評估報告在物理項目一定會測「球」!像是拍、丟、運、接…,等等的大動作檢測都少不了,由此可推「玩球」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所有的感覺統合都會練到它。

這些年我自己的想法示意圖

為什麼玩球很重要?上圖是我這些年粗淺的觀察,球類從內向外拓展可以發展出很多旁支技能。以個人能力出發,基礎的動態追視、身體協調、即時反應外,隨著年紀增長,規則增加,難度再推向更高階的團隊合作、策略研擬、領導管理。如果我的假設是對的,那球類的CP值真的很高,怎樣都得找一項來玩!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很多特生的協調都不是很好,特別是AS群體,好像四肢各自為政,以團體球類來說(藍、排、足…),他們很難有什麼亮點,大部份是湊咖跟坐板凳,但如果是PK對戰型球類 (羽、網、桌),只要耐得住操,往往在場上存活還蠻久的。

要澄清的是「湊咖跟坐板凳不是弱」,如果目標放在「社交」,也就是關係經營、向心力、歸屬感,那麼學會坐板凳也是一種技能,練得是能屈能伸。但不管選擇哪一種球類,都需要花時間去練習,讓自己不只是坐板凳,也有機會上場爭取榮譽。

我最後選桌球開始,是因為球拍面積小,攜帶方便,場地比羽球跟網球好找。再者,阿公會打桌球,嗯,要為「丟包」留點後路XDD!

圖片來源:哆啦A夢的警察抓小偷

小二的尾聲,玩「鬼抓人」、「警察抓小偷」、「紅綠燈」的人數在下滑,這種本體覺跑跳的遊戲,漸漸退燒,男孩們下課都拿「藍球」、「足球」、「躲避球」往外衝,從個體延伸群體,男孩們發現一群人的喝彩勝過一個人的獨白。說男孩的友情建立在球類運動上,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如果想要加入男孩的圈圈,真的至少要懂任一球類或電動!

曾經有早療的前輩告訴過我:「不要總想著什麼都要自己教,你會先垮掉!」這句話深深的埋入心底,向下紮根。我已經不想再像早療時期,離開治療室,什麼都自己來,壓力大到生病,失望與挫折交替,受夠半夜獨自舔傷,痛苦不想再嚐。物極必反,這次選定的課程,通通都外包,成果不追問,當作去復建就好。標準放得低,心裡就過得去


離開早療課後,面對的才是真正的戰場!早療課就像新手村一樣,得在裡面學得基本技能,才能出村打怪,不然馬上被秒殺,史萊姆都能用鼻孔看你!出村後不代表停止前進,還是得不斷的累積經驗值,慢慢升級。雖然一路磕磕碰碰,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如果時間允許,還想繼續嚐試各式各樣的課程,遺憾的是課外的時間就那麼少,每一堂課的取捨都不易。

看到這裡應該發現我選課根本都是誤打誤撞,我想傳達的是「任何課都能是早療的延伸」!別讓習慣侷限可能,打破禁錮,選擇就來了。只要清楚為何而選,每一種體驗都能幫助孩子進步。(多說個兩句,我覺得攀岩也很好玩!)

  • 情緒梳理
咆哮帝-馬景濤先生

教導特生普遍最怕遇到情緒大鳴大放的那一種。因為這類的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性格奔放,動作有時會殃及同學與老師。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學校的訴求是「管理、公平、統一」,孩子的失控造成管理上的破洞,當然找上游(家長)反應。

如果你的年紀夠資深,應該會聽過「馬景濤」這一號人物,小犬就是縮小版的咆哮帝,從小到大他就是原地核爆,客訴接到手軟,秉著產品(小犬)要改善,客人才會買單(班級才會接納),服務(媽媽)只好不斷精進。


年紀越小的孩子,大腦越不成熟,也就是本能先決。很多勸誡不小心就淪為說教,但是說教跟說理是不一樣的。說教是「用言語教訓,聽我的就對了」;說理是「我分享我的做法,你評估看看」,兩者在「討論空間」上有很大的差距。

「說教」方法快速,只要拿掉「教訓」,就是直接中斷錯誤行為,對年級小的孩子其實好用,唯一要注意的是句子不要拖太長,免得失焦,模糊重點。

舉例來說:情境-小明寫作業一直玩橡皮擦。

1 句子太長,重點跟叮嚀都混在一起。
小明,你不要一直玩橡皮擦,一直拖著不寫作業,明天會交不出來,老師會扣你分,你不能下課,你要先寫作業…,

2 說重點字精簡
不要玩橡皮擦,先寫作業。
橡皮擦我先保管,寫錯才能用。

在學校不管老師用什麼方法,只要不危及人身安全,我通常不會有什麼意見,因為時間有限,老師的身後還有一票的學生要顧。小犬是非常固執的那種,跳腳起來是天崩地裂,說理當然很理想,但是太耗時間了,其它學生怎麼辦?一想到施力的困難,老師只要緊急處理就好,剩下的我來!

學校用這張!

小一的文章曾發表過這張圖,孩子當時連話都說不清楚,人的本能是避重就輕,同儕各各伶牙俐齒,他毫無招架之力,事情當然處理的沒完沒了,所以我就設計這張表單(見上圖),透過架構化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讓小犬植入腦袋,建構為自己發聲的能力。話說不清楚沒有關係,但老師可以透過表格旁敲側擊,抓到事件的概況,緊急處理!

事情不會那麼快結束,回家後,上圖就夾在書包裡面帶回來了,所以在家要走下一張流程(見下圖),準備說理,帶孩子回顧事件,重新跑一次。

回家後帶孩子這一張流程

可以注意到家裡的流程圖,我設計的是開放性簡答題,主要是為了「說理」舖路。去年有不少臉友跟我反應表單實用,那麼今年我來分享連續技法!(題外話,如果我寫的文章能幫上你的孩子了,請告訴我,讓我參與您的喜悅!)

說理,一定要帶孩子瞭解「前因後果」,也就是事情不會突然發生,一定有前事觸發。特生的「自我覺察」很弱,他們通常會忽略行為、沒有連結意識只看結果,這樣看事情會失針。所以這兩張表單要放在一起左右參照。

口語組織很弱的孩子該怎麼讓他說出來呢?
假設孩子在上圖(表單-我到底怎麼了)勾選了 「生氣」、「第一節下課」、「教室內」、「老師」這4個選項,遞上下圖 (表單-跟自己說說話),開始教孩子該怎麼陳述。

麻煩大家上下滑動,兩相對照,盡量的瞭解我想說表達的意思。請見(表單-跟自己說說話),按照箭頭指示,從第1格開始。

step1 請你跟著我說「我好生氣」!然後等孩子複述。如果孩子仿說很成功,先鼓勵孩子,回到第一格指著問題問!
媽:你現在的情緒是?
犬:生氣!我好生氣!
媽:嗯,你這樣說我就瞭解你了!

step2 請你跟著我說「我在第一節下課好生氣」。一樣等孩子複述。這麼短的句子,成功機率很高,立刻回到單子上。指著第2格的第1小題開始。
媽:在什麼時間你好生氣?
犬:我在第一節下課好生氣!
媽:嗯,你這樣說我就知道是什麼時候生氣了!

上述的步驟慢慢來,一字一句來,孩子最後就能陳述較清楚的樣貌,要知道對聆聽者來說,說話是先清楚才有份量。我們在幫孩子建立的就是說清楚,內容才有機會傳達到對方的耳裡,而不是被當雜訊過濾掉。

(表單-我到底怎麼了的1-5格)是對照(表單-跟自己說說話的1-4格)。這些話是陳述事件的基礎,先練會!在孩子的世界是這樣的,說的清楚,對方自然不太敢呼攏,普生的孩子很靈活,一旦發現特生說不清楚,那麼他想怎麼講也不會被戳破。

剩下的5、6、7、8、9格,都是內在的反思,跟自己對話的能力,透過自問自答,讓瞭解更清晰。這個部份會牽涉到家長的價值觀,所以就讓大家自由發揮!

一開始當然引起他的反抗,把整個時間拖得又長又久,所以要跟孩子磨!磨久了,甜頭就來了!放在小二寫,是因為我在小二收割好處,這些學習單目前幾乎褪除,實驗不成功的,我就不拿出來寫了XDD。

整個小二時期,孩子過的滋潤,主因是遇見貴人班導,真的是好老師讓學生上天堂!他讓我輕鬆不少,再來是孩子自己的努力,他不是用一年級的樣子去面對轉學後的老師與同學,每一次的挫折都磨練他變的更好。祈禱往後的文章,訴說的是孩子每年的進步跟快樂,那該有多好!


閒話家常:

圖片來源 nom nom

最後,我想聊聊「交友」這件事。
曾經我深深的相信特生交友要push,不然根本無法啟動,我著實害怕他30年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而我只存活在記憶,只能在天堂無力守護。為了避免孩子孤單,為了撫平我內心的焦慮,勉強他去參加各式各樣的團體活動,往人群裡擠,孩子本就固著,被我搞得「為了媽媽,我得去交朋友」,他很痛苦,我也很痛苦。

幾次的醒悟後,我覺得交友要回歸到「人的本質」,也就是孩子的個性是「外向」v.s「內向」。內向的孩子可能真的需要推一把,不然不會主動開啟對外好奇的選項。我的孩子是「外向」,也就是對外充滿熱情,簡直是一隻任性的柯基犬,腿短、愛吠又好動…,不用主動推自然就跑給你追。


一開始我把孩子推向任何有人的場合,想說透過「增加練習的次數」,應該能慢慢的進步…,但是我小瞧他的固著與衝動,每一次都是敗興收場,即使事前先演練加預告,我仍然無法阻止他想用本能去衝撞,治療師曾經告訴我,如果孩子目前就是無法用合宜的方式去面對人群,那要做的不是逼著練習,而是加強「自我覺察」,只有他意識到了這麼做是不對的,他才有可能去控制行為。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跟他講,然後等!

老師在講,我有在聽,所以我把小犬交友過程看作「人」、「蝴蝶」、「盆栽」這三個物件(請見上圖)。人際關係就好比蝴蝶這個這角色,擁有選擇權。選擇權代表可以有意識的否決,純憑個人喜好,是一個不能干涉的變數,那麼要抓住這段關係,不能靠「主動」、「迎合」跟「勉強」,唯有先讓自己成為讓人想靠近的人,這樣的關係才有可能往下一步-「維持」邁進。

過去小犬一直是追求的角色,他是那麼的單純與自我,他需要朋友,也想要加入人群,只是技巧拙劣,同儕並不是成人,沒有理解與包容的必要,可想而知,他的人際真的很糟。在二年級這一年,我極力的要求他先把自己做好,少一點雞婆,多一些亮點(很會跳繩、很會解魔方、很會打掃、加油很賣力…),雖然在班上是激動哥,但不會被嫌到一無是處,漸漸的有一些人願意靠近他,部份同學也會給他機會,甚至是一起坐著看書,一起演話劇。三年級是結黨營私(小團體)的開始 ,最直接的考驗大概坐落在「分組找人」,光想還是頭皮發麻,我目前還是會延續二年級的方式,往「吸引」努力。

文章很長,相信內容對特生的家長來說,隨便掬起都是一把心酸淚。上述的經驗未必幫得上忙,因為我沒有足夠的個案量去撐起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這僅僅是一例,也就只是我對小犬的觀察罷了。寫文章的本意是善意的傳遞與自我和解的抒壓,如果能讓你產生想法或些許的頭緒,我都覺得非常榮幸!

文章的最後,我把這些年的經驗與感想匯整在下方,願能溫暖同行的你。

✪ 早療新手村


✪ 幼稚園系列


* 錯誤示範:怎樣寫出教育端討厭報告(小犬說明書),這種類型真的不要再寫!
現在看中班的報告,簡直是狠狠打我自己一巴掌!
那是僅次小一也就是第二慘的一年,
不刪文是提醒自己的愚蠢不要再犯
ps.治療端這樣寫,是有機會一行一行的看跟討論,簡直大補!

✪ 小學系列


我從小班才開始做早療,所以沒有小班那一年的排課文章,那一年我都在花時間摸索體系制度,產出的感想是「早療新手村」的系列。

小犬唸5間學校,但實際是轉學3次。
小班轉中班,是路途遙遠,接送到起肖,體力透支。
中班轉大班,錯在我不該拿嚇死人的報告給老師增加壓力,報告要看人給,當時的我太一廂情願。
大班不給報告,結果好,遇到天使老師。
小一剛開始沒給報告,但是班級較無法理解他,整個狀況很糟,離開前夕我試著列點在意的事情給老師跟資源班,此前還先找治療師討論報告內容中不中立,完整度夠不夠,得到治療師首肯後,最終在校方得到一記太極拳,直覺不能再待了。
小二不給報告,也就是今年,幸運女神再次對我微笑。

看完這些年度文章,感嘆我和小犬撐過來了,這一路好累好累…,痛苦終究沒有淹沒我,還活著,真的是太好了!

2 則留言:

  1. 謝謝你的分享,我收穫很多,你很棒,謝謝你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告訴我這份經驗幫得上忙!鼓勵著我把經驗寫下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謝謝你!

      刪除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