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年度報告-第2集
✡ 兩性距離
一、楔子
四年級已經是青春期的大門前哨,心智發展較快的孩子,已經開始對異性有界線,對同性有更多歸屬感與渴望認同的需求。這一年,我在孩子身上開始拉警報。
故事是這樣的,四年級一開學,班上來了位轉班生。轉班生就是原班有點狀況,所以需要透過拉開距離來繼續呼吸,讓當事人活得下去。她是一位女孩子,好巧不巧,就是孩子二年級的同班同學。這位孩子在二年級還蠻活潑的,為了避免小犬白目,再三叮嚀兩不政策,「不問過去(原班發生什麼事),不問原因(為什麼是轉班不是轉學?),只能關心(你還習慣嗎?我能幫忙嗎?),聊天陪伴(落單時,只要她一個人就過去打個招呼)。
一開學,她的確在班上有點不適應,下課總是坐在位子上,小犬就過去找她講講話,搭搭腔,讓陌生的環境帶來溫暖,緊張得已鬆馳。小犬非常稚氣,認為朋友就是照顧,但女孩的心緒可是彎彎繞繞摸不著。某天演練完運動會舞,女孩獨自走著,小犬見她形影單支,上前秒牽手,這種越級挑戰結局顯然是悲,「你放手!!」一個喝斥弄得小犬呆若木雞,愣在原地,目送女孩離去。回到教室,小犬想知道女孩究竟怎麼了,不斷的靠近、注視,想問問被拒絕的原因,結果真心換絕情,一句「你好色!」讓小犬來了情緒,暴了青筋,在失態與失憶之間,小犬選擇「失控」,被老師叫了過去,放學電話聯繫。
二、處理方式
秉著客服的精神,媽媽一定要上緊發條,繃緊神經,這件事可大可小,一不小心送性平,那就代誌大條。主要有兩個對像要服務,一個是小犬(要安撫),一個是班導(給交待)。
![]() |
小犬對於牽手的的心智程度 |
⑴ 對小犬的指導:
牽手與否不是「有戲」跟「沒門」這種二分法。在「人」的行為裡,多的是沒有浮上來的線索,曖昧不明卻又不點破。直接來這種霸道總裁的方式,還真不是每個人都扛得住,一不小心就應驗 -「人帥真好人醜吃草」。面對小犬的固執,我通常選擇增加情境,來讓他看到其它可能性。而且他會錯意的機率非常高,人家只是禮貌性微笑,在他眼裡可是友好訊號,於是就過份主動,接著就...搞砸。
經過這次經驗,還得再教一件事預防-「發乎情,止於禮」!以他現在的等級,寧可愛在心裡口難開,也不要禍從口中來!
⑵ 對老師的溝通:
首先,一定要有感激的態度!!謝謝老師即時處理與回報,讓訊息一致。在學校發生事情,孩子們回到家,習慣會講對自己有利的面向,對於部份事實會選擇刪檔或遮蔽,不是孩子故意,而是面對風險,趨避是一種人性。這代表家長端在接收訊息時,會有限制的接收,而非通盤全面,這個時候全仰賴師長的溝通協調,所以我們的心態要好,身段要軟,請把老師當隊友不是對手,要合作不是對立!
再來,要告知老師跟孩子做了哪些溝通,同時要請老師在學校留意觀察,讓老師做我們的眼線,讓我們更清楚孩子的動態,隨時滾動調整策略。一直以來我都相信積極會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對事件的在乎與誠意,就更能讓老師放下芥蒂與我們站在一起。
至於女孩…
這件事我就是全權交給老師。老師是我與女孩家長的第一道防線。除非破防,冒然上前線,有時候會讓孩子在班上的處境尷尬,甚至搞得彼此不再是朋友。幸好老師真的神隊友,不然我大概又去學校喝茶了…。QQ~
⑶ 不哭的努力:
小犬在「人際意圖」的判斷上非常不擅長,就像拿著放大鏡看世界──總是看錯重點。至於想走進別人的內心?阿彌陀佛,先祈禱他別踩雷吧!
從小上語言治療,我們知道「繪本」是育兒界救星,語用、語意、語暢的治療效果不說,還可以拿來演戲,帶團康。我入班經驗觀察,繪本對普生而言,簡直自動導航,輕鬆抓住講者重點,但對小犬來說,繪本是一種「動漫定格」,畫面清楚,可惜腦袋卡住-「下一格怎麼辦?」。普生輕易就能形成畫面與腦補延續,但對小犬太過抽象,以至於無法想像。不僅類化困難,連結生活又是一項挑戰,很多時候,我覺得他的僵化比水泥還要頑強。
即便他有這麼多的生理限制,但這不是包容的理由,面對明顯的缺陷,例如傷殘,這種看得見的傷口,或許能多幾分通融,但看不見的障礙,大家也就是把他們當成「一般人」來看待,認為他們「應該懂」社會的潛規則,很少有人能以「阿,他們大腦發展跟我們不一樣」,更多的是「這個人不識抬舉,超白目」來直接宣判。
沒長的心智,硬拉就是條苦路,「同理心」、「換位思考」是他們一生的課題,練了不一定會長,不練會更慘。所以鼻子摸摸,該認的命就認,該練的題就練!
⑷ 看劇推演:
採用「動漫」、「戲劇」來練習情境解讀。
為什麼能知道孩子情境判讀很弱?抽10題對3題,抽20題對4題...,不僅無法判讀表情,還不懂行為意圖,難怪他永遠無法搭上同學的頻率。他有自己的天線,但頻段裡沒有其它人。無需與人共享頻寬,自然就不必升級優化,人際的網絡就越來越孤獨。
看劇的優點在於動作是連慣的,表情是一瞬的,可以利用暫停,反覆倒帶重播,沒看懂的細節可以一處一處的找,比較貼近「生活現實」。如果是看動漫,我會先找漫畫,全套讀過一遍,掃掉不恰當的情節,在動畫時快轉跳掉。
例如:灌藍高手裡面,三井壞壞帶不良去湘北打架,這個要解釋會很冗長,當動畫快播到時,就可以快轉帶過,因為有先看完漫畫,馬上就能立即反應。
我並不是天天看,是有空才做這件事。孩子學校的瑣碎就夠忙夠煩了,實在不用逼自己要做到什麼目標才算符合母親的及格。除去親職的標籤,本質並沒有改變,並不用抹殺喜好去迎合所謂的應該與不想承擔的價值觀,尊重自己是保有選擇,而不是去順應別人的期待。
以下是這些年來我帶孩子看過的,給大家參考
① 動漫
01 我們這一家
02 櫻桃小丸子 (跳看)
03 灌藍高手 100集
04 排球少年 4季+電影
05 LOVE ALL PLAY
06 勇者鬥惡龍-達伊大冒險
07 葬送的𦬞莉蓮
08 迷宮飯
09 酷呆萌男孩
10 躍動青春 Skip and Loafer
11 百妖譜
12 鋼之鍊金術師 (沒看完)
13 在下坂本
14 怪獸8號
15 入間同學入魔了
16 浪漫殺手
17 國王排名
18 失憶投捕
② 日劇:--儘量找跟校園劇有關
01 女王的教室
02 東大特訓班 1+2
03 放課後的病歷表
③ 韓劇:
羽球少年團
日劇通常都有一點點「說教」的成份,藉由別人的口來說,就能降低孩子的防備。不太選韓劇是因為集數較多,這對孩子和我都太負擔。
此外,如果覺得自己的狀態很疲倦很累,不用逼自己講解,單純就放給小孩欣賞也可以,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顧好自己為第一優先。
![]() |
女孩對於牽手的心智程度 |
⑷ 事件後續:
小犬當時牽手只因為需要陪伴,想要安全感,所以在對方平常友善的情況下,順手就牽了個情感依附,並不是空虛寂寞覺得冷,白話就是心智太幼幼,還停留在手牽手好朋友的階段。看到這裡,心裡忍不住嘀咕,飯可以亂吃,手不能亂牽阿!
有時候孩子的心智跟不上年紀,但女孩的發展較快,一不小心就可能構成性騷擾,如果溝通無效,必要時要直接禁止行為。告誡孩子:喜歡朋友,紳士要有,禮貌先問,不能強迫。
兩性的課題,能早就不晚教,早點預防孩子的不適切行為很重要。例如:我很喜歡你!在小犬的立場是朋友上的喜歡,但對方的反應可能是捂臉,拜託不要,然後光速逃離。
特質的孩子常常是砲灰,動不動就直球對決-告白,他們很單純,以為先講等於拿到通行証,然而感情不是排隊,沒有先來後到,先講不代表雙向奔赴。
當決定權在對方手上,孩子的結果通常是「告白=告知=告吹」,衝這麼快,就是大型的社死現場。特別是高年級,距離和行為的拿捏不可不慎。
附帶一提,小犬二年級就對溫柔的女生說喜歡,結果被當恐怖份子,四年級偶有妄想但至少沒有亂講話,不過手直接牽就…,為了不上社會新聞,我還是繼續教比較實在。
✡ 年級轉換
![]() |
小犬個性地圖 |
------------------------------------------------------
血淚回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答有時候並不是一種義務...